时间观念

很多家长陷入焦虑之中,从周一到周日给孩子报满了课外班,就连七八月的暑假课程也在五月就规划好了,每天起得比上学时还早。

上周末我和身边的几位老师朋友约了个局,有两位小学老师、一位初一班主任。

进入初中后保持阅读习惯,主动阅读、主动给时、享受其中。学校到家两点一线的生活多么枯燥,唯有阅读能替人打开另一扇窗,随时穿梭到另一个轻松自由的世界。

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自己本身也要爱读书,一个家庭里有大人做示范在看书,孩子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过来人的话永远要多听听,尤其是初中老师回头看小学教育的理解,非常值得品味。这位初一班主任的观点得到了两位小学老师的双手赞成。

其实这一条的最基本是做到倾听他人,更高级是做到悦纳他人,求同存异,越走到人生的后半程,越会发现有同理心、有敬畏心、倾听他人的人走得更远更广。

一般来说,总是提前到校的同学时间观念清晰,做事干脆利落,没有拖延症成都暑假辅导班,行为习惯培养得好成都暑假辅导班,凡是会给自己留足下富余的空间。

原标题:初一班主任:小学养成这四个习惯成都暑假辅导班,孩子一定能遥遥领先!

在北京的一些学校,更是已经形成了分层教学和走班制教学,就像大学的不同课程在不同教室上一样,每个孩子几乎都有一张专属于他的时间规划表。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时间观念,常常迟到、忘事,自己肯定会有所缺失,也会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不好的印象。

刚升入中学,一定要给孩子留足一到两个月的适应期,在这过程中切不可把阅读时间拿掉,定期和孩子交流阅读感受,不限制孩子的阅读口味又适时给其阅读方向的建议。

他告诉我中学的老师发现孩子们有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就是自我意识膨胀。小学提倡快乐教育,鼓励孩子表达自我,出发点是好事,但每一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往往就看不见别人的存在了。

同理心和倾听能力

聚会过后,我趁热打铁把这位初一的班主任朋友的观点梳理了一下:小学时,孩子一定要培养好这四个习惯,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而那些第一天就迟到的同学,往往比较依赖父母,自己稀里糊涂的,没有把自己的事儿放在心上,往后的学习习惯也会受到影响。

在如此重压下,很多学生疲于应付课程和作业,但凡有点休息的时间都拿来睡觉和打游戏,很容易丢掉阅读的习惯。

当孩子从家庭走向学校、走向社会,时间规范是最为硬性的指标。

那么多时间节点记不住怎么办?我们从小就熟知一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孩子的小脑袋瓜跟不上,那就一定要引导他把重要的事记在本子上。

四个习惯总结到一起,就是要从小学就加强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自主意识,这既是个人融入集体时需要的表现,也是在集体中保持自我的独立性的秘诀。

每天早点到校看会儿书,课间的时候趴在班上的图书角挑挑书,晚上做完作业后睡前保持半小时的阅读时间,长此以往会造成孩子在智识、眼界、表达上的质的飞跃。专注力、意志力、克服惰性的毅力、不随波逐流而是坚持自己的阅读品位……许多优秀的品质也就此锻炼。

阅读是一件慢慢走、快快到的事,无论在求学的哪一阶段,都应该坚持。

他给我举了一个例子:有些孩子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表达或者反应慢了些,有个别孩子就会立刻举手说:“老师我来!”

三个妈妈六个娃(ID:pkumum),三个北大妈妈,三个职业女性。六个萌娃四男两女,每家两只。每天原创分享科学育儿知识、素质教育心得、品质生活理念。探讨亲子关系、家庭关系。吐槽家长里短、社会百态。

现在的微信通知群虽然很方便,但真的不鼓励家长每天在群里帮孩子问作业。很提倡从幼儿园时就让孩子有把通知和提醒落实在笔头上的习惯,一开始不会写字,可以用画小图标的形式。

保持阅读

这个现象,我们最直接看到的问题是不尊重别人;再继续往里看问题,其实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空杯心态,不会聆听,长久会变得目中无人。

所以,一块机械手表、一个记事本、倾听他人的两只耳朵、专心致志的一双眼睛,你的孩子准备好了吗?

第一次报道见面的时候,班主任也会偷偷观察,在说到自己的联系方式等重要信息时,有哪些同学会主动拿出记事本记录,哪些同学是看到周围的同学记自己也忙不迭找纸笔,哪些是老师提醒了都不记。通过这个小细节,也可以推测孩子的学习习惯怎么样。

十几门功课同步学,你的记事本记得怎么样,直接反映了你的落实情况怎么样。

到小学,一定要每学期有个专门的小本本记作业,哪怕是用拼音歪歪斜斜地记也要做。孩子丢三落四被批评的时候一定要让他被批,从此才能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我发现虽然他们三位所处的教学阶段不同,但对于小学阶段什么最重要却莫名的一致。

一般来说,进入初中,除了各类课本、作业本,班主任老师一定会要求孩子准备一本记事本。如果是立规成习做得比较好的学校,还会要求班主任在初一的前半学期每天收记事本批阅,专门看孩子每天记了哪些作业,语文课要带字典、数学课要带圆规、英语课要带几开的英文练习本、明天要交什么反馈表、通知单、照片、饭费、校服尺寸表、体检表……

得知我马上要成为小学生的妈妈,三位朋友老师给了我很多真诚的建议。

在小学阶段,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去书店晃悠,增加亲子共读的机会,让孩子适应阅读行为、形成阅读习惯、享受阅读乐趣。

记事习惯

不可否认,初中的学业压力相较于小学,简直是成倍的增长。最新的中考改革取消了选考科目,语数外史地政理化生体都要参加考试,还有其他科目的会考和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小学泡脚泡得爽,初一的期末让你把洗脚水喝下去。”这是初一的学生前阵子考试周流传在朋友圈的一句话。

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树立时间观念,比如明天我们说好几点起床,晚上几点睡觉,可以看多久动画片,需要读多久绘本……

这位初一班主任告诉我们,在开学报道的第一天,班主任都会偷偷做一件事:记下来第一二三个到班的同学和迟到的同学。

文 | 三个妈妈六个娃(公众号:pkumum)

在小学阶段,家长应该尽可能早地教会孩子看钟表,特别是带表盘的手表(中高考只允许佩戴机械手表)。

班主任朋友和我说起这一点的时候,我还很不解地和他争论了一番。

到了初中,除了整齐划一的日常课程外,会有越来越多的个性化支配时间。研究性学习、选修课、社团、学生会例会、班干部例会、团校、志愿者服务……

羊城晚报讯记者叶志垚、通讯员穗考宣报道:今年广州市中考体育考试的耐力跑及选考项目将于4月6日至26日进行,100米游泳项目将于5月23日至25日进行。


热门排行

最新文章

Powered by 成都暑假班|成都暑假辅导班|成都暑期衔接班 @2018 RSS地图 html地图

2013-2020 合作电话:1808119114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