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全心全意阅读过程中,在材料与图片的对比中总结知识点,将其概括叙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将疑问留住与同学老师一起探讨,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养成了学生面对地理实景勤于思考、遇到复杂问题敢于思考的习惯,学会了运用更多的专业术语,如“狭管效应”“焚风效应”“逆温现象”等。

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02

上课时,学生自己讲解的内容经常会被提起,所以上课的氛围非常好。不管是师生互动,还是同学间的交流,活跃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的思考,而不是一味地听老师讲解,这个活动过程中不仅学习效率提高了,并且学生学习的很快乐。学生整理的内容涉及中学地理的各个方面,如下表:

4.整理读书笔记尽量模仿原创试题

2.不同学生教师指导程度要有区别

微信编辑 | 段富贵

第一,学生整合好内容后要明确此次主题的测试目标及所考核的核心素养,再去将材料呈现的内容进行打磨,合理创设情境、展示有效信息、确实命题角度。

【试题解析】浙江省永嘉中学李瑞红:《松原——一座以江河为坐标的城市》、《白城——紧邻科尔沁沙地的泽国》2017.03

第二,注意自己设置的问题是否符合平时练题时提到的考纲要求,是否存在并列、递进、因果等逻辑关系,是否问题指向明确,是否在深度、难度方面有所侧重。

学生的读书笔记虽是按照地理综合题材料呈现、创设问题、设置答案的思路整理的,但是基本不符合原创试题的基本要求。

5.列出具体评价标准评定学生阅读成果

3. 鲜活的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第三,框架确定之后斟酌用语成都暑假辅导班,语言要表述准确成都暑假辅导班,设问的行为动词要因考查的深度、难度不同而有所区别成都暑假辅导班,设置的答案也要合理且精简。

3.及时归纳整理以便日后巩固

高一高二时周一到周五在上课前都会讲解,除了考试停止1~2周,高三有所减少,并且以最新一期期刊里的内容为主。课上学生自己讲解,若讲解的内容易懂且明晰,我不做补充,若学生讲解不够透彻,我再进行适当补充。

我们公众号也将提供一个展示各位地理老师花式利用我们杂志进行教学的平台,欢迎各位老师投稿。

虽然学生是自己讲解的,但有很多内容过一段时间都忘了,甚至连自己讲了什么都记不清。因而每次讲解过后教师注意及时将每次内容归纳到相应主题中并整理,然后可以给学生印刷成册以便以后翻阅巩固,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稿子做成文档。我们就是没有做到及时整理导致内容越积越多,再去整理任务量太大。

点击下图,新学期地理提前学。

邮件标题:【图书角】

往期活动文章(点击文字可查看):

2. 精彩的内容呈现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第五步:讲解

一直以来,地理老师都是我们杂志的特殊读者,许多老师采用不同的形式(试题、课件、读书会、图书角等)利用我们的杂志进行教学。

原标题:【图书角】怎样利用《中国国家地理》给学生上阅读课?

1. 规范的读书笔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将班里的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的同学都编好号,各组轮流讲解。

1. 开展时间:高一下学期(2017年初)~高三上学期(2018年末)

03

精彩地理学习资源,点击下图,进入小熊超市。

3. 开展步骤:

我在上课讲解过程中,提出或总结一些问题时,学生经常会说某某同学讲过什么什么,是怎么怎么回事等,加深了学生对一些地理知识与地理事象的印象,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具体案例如下:

请各位将文件发送至邮箱:hyb@cng.com.cn

01

第二步:分组

我的地理大阅读探究活动是以《中国国家地理》阅读为主,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地理求知欲,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这次将学生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地理大阅读实践活动经验与反思分享给地理同行。

以下为学生阅读体会:

杂志很多内容都可以作为原创试题的宝贵素材,学生的读书笔记是按照综合题的材料呈现、创设命题、设置答案的思路整理的,这样不仅让学生尝试了解命题人的意图,并且学生整理的笔记也会经常出现在考试中,因此试卷里的题目也变得更多彩,更值得品味,从而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

选题都是交给学生自己选的,因为我告诉学生: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地理的考试范围,所以学生选什么都行,只要他自己能讲明白。

2. 开展对象:2016级9班、10班文科生

稿件(署名)一经选用,我们将在您的授课班级教室成立“《中国国家地理》图书角”,以方便老师教学、学生学习,并且赠送一张1年地理订阅卡,以示感谢

以下为学生阅读2018年12期《从“金沙江大滑坡”到破解“大禹治水”之谜》的读书笔记:

请备注电话,方便联系您

学生两年来自己整理的读书笔记以及听别人讲解时的记录,宛如一本地理百科全书,远古的现今的、自然的人文的地理现象及景观都包含在内。

开展地理大阅读探究活动,学生通过阅读《中国国家地理》,这种“自给自足”的方式增加学生的自信与乐趣,欢乐的探索中会有丰富的收获,知识掌握的更加透彻,记忆更加深刻,视野更加开阔,提升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等地理核心素养,养成了学生终身地理阅读的习惯。

我带了9、10两个班级,都在同时开展此项活动,9班学生思维活跃些,再通过阅读地理思维能力更是提高,讲得越来越好,学生听得也不错,自然他们每周可以多讲几次。但是10班学生踏实刻苦些,思维能力差点,学生自己讲完我还得讲解,因为还要上课,很多时候就草草结束,效果不是很好,建议每周少讲几次,讲一次弄懂一次便可。

点击上图,订购高考地理好助手,专题训练

第四步:整合

学生把初稿交给笔者时,我先看内容难易。内容简单的就看一下思路及提炼的要点是否精简适用,就不再细看;内容较难的会多加指导尽量深入浅出。同样的指导方法对于不同的学生讲解效果完全不一样,导致现在9班学生大多都能自我完成内容的总结与讲解,而10班很多学生完成得还不是很好,虽然指点多一些,但是好像已经成型的样子,没有预期的效果好。因而教师最初指导时,要多留意出现的问题因学生而异及时调整指导方法。

第三步:选题

活动的效果表现

【图书角】活动须知:

学生自己课后先阅读然后提炼要点,整合成3~5分钟的讲解内容,若内容比较多但适用的可以延长时间。学生整合好草稿后交给我,我再进行详细指导,定稿后重新抄写一遍,便于稿子投影讲解。

活动开展简介

第一步:购书

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订阅最新一年的,也可以购买以往期刊,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购买专辑类的,比如:大拉萨(学生心中向往的地方),河南(自己的家乡)、重庆(学生喜欢王俊凯的故乡)等地区类的专辑。

学生的活动需要进行评价,一是检验活动开展的意义,而是便于对学生指导,提升学生的认知与技能。

1.不同班级每周讲解次数不能相同

第四,适当地展示图表,尽量使用原图,也可以自己进行设计加工,利于给设置的问题提供信息,或者便于自己清晰地讲解。

两年来学生的阅读活动主要是在学生讲解后笔者依个人主观感受进行评价,没有具体的评价体系,因而能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更好。如下表:

赏纳马夸兰的多肉植物,看“吸水”的桉树,一览昂赛的丹霞,探究白格的堰塞湖,游走丝绸之路,到香港寻觅那久远的石林,再到大理寻找理想国,一跃又到吉林观梅河口的松子等等,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领略异域文化,观自然奇景,叹万物生命,知识也就慢慢积累下来。

这次图书角活动,我们请来了河南省原阳县实验高级中学的鲁香芳老师,鲁老师给我们分享她是如何利用我们杂志给孩子们上地理阅读课,以下为鲁老师的自述:

例如:高三上学期期末文综卷(天一大联考2018—2019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36题:

青海高考可以填报6个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每个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校内专业调剂选项。


热门排行

最新文章

Powered by 成都暑假班|成都暑假辅导班|成都暑期衔接班 @2018 RSS地图 html地图

2013-2020 合作电话:18081191145 版权所有